第一、二屆會史
- 民國57年9月28日:中華民國田徑隊隨我國奧運代表團赴墨西哥參加第十九屆奧林匹克運動會。紀政在八十公尺低欄決賽贏得銅牌一面,成績十秒四。中華代表隊成員有蘇文和、陳全壽、蘇博泰、洪三郎、陳明智、吳阿民、紀政、林純玉、葉菊妹、田阿妹等組成。
- 民國58年3月:美國田徑代表隊應邀來中華民國訪問並舉辦表演賽。民國58年12月舉辦中日校際田徑友誼賽。
- 民國59年8月29日:中興田徑隊訪問美國日本,參加全日本第五屆夜選手全大會,我國田徑隊比賽三場,5人刷新6項全國紀錄。
- 民國59年9月舉辦亞運決選賽,十五名選手達決選標準,選拔分三期實施,對選手成績有向上刺激的作用,七月複選有5項破全國紀錄。
- 民國59年8月:國際田徑總會在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通過我國「正名」案,從此我國會籍的名稱是「Republic
of China Track & Field Association」而不再是「台灣」。
- 民國59年11月至12月,我國參加第六屆曼谷亞運會,田徑隊成績輝煌,紀政贏得女子百尺金牌,成績11秒6,刷新亞洲紀錄。同時我國選手李忠平、林純玉贏得銀牌三面,王英師、蔡登龍、李秋霞、林月香及接力選手贏得銅牌5面。
- 民國60年8月,中日田徑友誼賽在台南市舉行,李秋霞在1500m以4分38秒1刷新全國紀錄。同年11月本會公布參加第20屆奧運會選拔標準。
- 民國61年1月,第一屆全國田徑賽在高雄市舉行。
- 民國61年3月,日本中京大學田徑隊訪問中華民國,並與我國田徑隊比賽。
- 民國61年4月,本會前往菲律賓參加國際田徑邀請賽,我國選手贏得11面金牌2面銀牌,同時被譽為「最強男子女子」的隊伍。
- 民國61年9月,國際田徑總會在慕尼黑集會,我國代表權屹立不搖。
- 民國61年11月,全國越野錦標賽在陽明山華岡舉行,計分成人、青年、女子三組。
- 民國62年3月15日,中華民國田徑協會改組成立,由王惕吾擔任第一屆理事長,梁許春菊女士、張祥傳先生擔任副理事長。常務理事王永在先生、張瑞妍女士、楊基榮先生、張星賢先生、齊沛林先生,常務監事閻奉璋先生,總幹事齊沛林先生。(註:副理事長張詳傳退休,台北市田徑委員會主任委員改由洪文棟先生擔任,洪文棟先生接張祥傳先生職為本會副理事長,總幹事請辭獲准,由田徑女傑紀政女士街任。)
- 民國62年5月,赴韓國參加第一屆亞洲田徑邀請賽,贏得二金(陳進龍、林月香)、八銀(蘇文和二面、許壽亭一面、林月香二面、林平珠二面、四百公尺接力洪梅玉、李孟如、徐菊英、陳富美)、二銅(洪梅玉一面、男四百公尺接力蘇文和、許壽亭、陳進龍、楊隆義),刷新全國紀錄兩項(張金全一萬公尺及男子四百接力),團體成績第三名。
- 民國62年9月8、9日,舉辦第二屆全國田徑公開賽,計20個項目刷新大會紀錄(註:詳細資料見中華田徑季刊第一期27-31頁)。
- 民國62年11月16日,由王惕吾理事長領隊前往菲律賓馬尼拉參加第一屆亞洲田徑賽,賽中紀政、楊傳廣獲亞洲田徑總會頒發亞洲最傑出運動員獎。中華隊獲二金(陳進龍-跳遠、林純玉-女子五項)、六銀(林月香二面-跳遠及百尺低欄、蘇文和二面-跳遠及二百公尺、李秋霞一面-女子五千、陳明智一面-三級跳遠)、七銅(吳麗華二面-跳遠及女子五項、林月香一面-女二百低欄、陳富美一面-女鉛球、戴世然一面-男四百中欄、陳進龍一面-十項、女千六接力一面林純玉、機政玉、李秋霞、黃秋錦)、刷新全國紀錄十二項。團體成績第四名,62年12月6日獲蔣院長召見慰勉有加。(註:詳細資料見中華田徑季刊第二期3-29頁)。
- 民國62年9月6日,於台北市立體育場舉辦全國田徑裁判講習會,經筆試及場試,合格田徑裁判八十八人。
- 民國62年,訂定中華民國田徑協會獎勵優秀田徑教練辦法。
- 資助優秀田徑選手出國深造,經理事長核准,陸續資助八位選手出國受訓或深造如下:日本—蘇文和、曾建昌、林月香、戴世然;赴美國—李秋霞、譚廣嘉、張金全、陳進龍。
- 民國63年起,每年元月或二月舉辦全國越野賽,採男女分組分齡分程,對提高長跑風氣極有助益。
- 民國63年5月,參加菲律賓國際田徑邀請賽,中華隊獲得團體總冠軍—九面金牌—陳富美(女鐵餅)、張金維(三千障礙)、吳麗華(女百尺低欄)、譚廣嘉(八百)、林柳枝(男鉛球)、戴世然(四百中欄)、陳富美(女鉛球)、陳進龍(十項)、吳麗華(五項);銀牌十一面—張金維(千五、五千)、陳進龍(跳遠)、戴世然(百十高欄)、李秋霞(女千五)、呂明秀(女跳遠)、吳信惇(十項)、李蕙(五項)、陳明智(三級跳遠)、張金全(一萬)、林柳枝(男鏈球);銅牌六面。(註:詳細資料見中華田徑季刊第三期4-13頁)。
- 民國63年7月,國際田徑總會在倫敦召開特別委員會議8月29日至31日又在羅馬召開第29屆會員代表大會,我國代表團由王惕吾理事長任團長,代表有張平群、王森、紀政。我國代表團的努力使我會籍屹立無恙。(註:詳細內容請參閱中田徑季刊第三期14-17頁、第四期5-7頁)。
- 民國63年7月4日,舉辦中菲韓泰四國田徑邀請賽,是本會成立以來首次舉辦國際性比賽,亞洲田總第一任會長菲律賓席林先生、韓國田協會長李周勳先生應邀來華。(註:詳細成績請參閱中華田徑季刊第四期8-23頁)
- 民國64年2月,參加波多黎各國際越野賽,我國遴派長跑名將張金全參加,由紀政女士陪同前往,這是中華民國田徑界首次參加國際性的越野賽跑,甚受國際田徑界重視。
- 民國65年6月,長跑名將張金維由本會派往波多黎各參加1976年國際 越野賽跑。
- 民國64年8月2日至25日,本會在輔仁大學舉辦暑期田徑訓練營,計
31位選手參加。負責訓練之教練為吳阿民及吳錦雲。
- 民國64年9月16日及65年1月,優秀選手再次集訓至第二屆亞洲田徑錦標賽止。
- 民國65年6月9日至14日,第二屆亞洲田徑錦標賽在韓國漢城舉行,亞洲17個國家地區參加,中華隊名列團體第三位。國際田總秘書長霍德、韓國田徑界及印度田徑隊領隊辛哈等國際田徑界人士,在賽後大力讚揚中華民國田徑運動的進步與表現。中華隊返國時在松山機場獲得熱烈歡迎,6月17日上午11時行政院長蔣經國在行政院接見我國李秋霞、戴世然兩位金牌選手。6月30日下午嚴前總統接見全體代表隊。中華隊共獲五金—李秋霞(三千公尺9分38秒8、一千五百公尺4分23秒、八百公尺2分8秒13)、戴世然(百十高欄14秒24、四百中欄51秒15);二銀—林月香(百尺低欄14秒25)、陳富美(鉛球13公尺52);五銅—譚廣嘉(男千五3分49秒15)、陳炳煌(男標槍70公尺04)、陳明智(男三級跳遠15公尺82)、黃秋錦(女四百低欄1分4秒13)、林月香(女跳遠5公尺82)超越亞洲或亞運紀錄達五項之多,十二項破全國紀錄。(註:詳細成績請參閱中華田徑季刊第七期1-21頁)
- 民國65年6月19日25日,參加1975年國際田徑賽,成績九金—陳富美(鉛球) ,吳麗華(五項、跳遠)李秋霞(八百、千五)吳信惇(十項)林民安(二百)、戴世然(百十高欄)、陳炳煌(標槍);九銀;九銅。
- 民國65年,中華隊赴美訓練比賽,由王必立先生督導在美國加州集訓,教練楊傳廣、,吳阿民、吳錦雲,選手為陳進龍、陳明智、譚廣嘉、戴世然、王榮華、沈裕盛、楊國華、張金維、李秋霞、林月香、邱玟翠、黃秋錦、洪春來、林美華、水心蓓。中華隊在美參加六次比賽。
- 民國65年,旅美田徑女傑紀政在王理事長力邀下返國擔任中華民國田徑協會總幹事,襄助推展我國田徑運動。
- 民國65年11月,成立優秀選手訓練中心,1976年加拿大奧運會中華隊未克參加後,本會王理事長即指示迅速辦理優秀選手長期訓練中心事宜,20餘人受訓。由紀政擔任營主任兼總教練,吳錦雲、蘇文和、林純玉分項教練。
- 民國66年初,於左營訓練中心舉辦跳部技術講習會,50人參加,邀請日本古藤高良博士、安田矩明教授來華主講。
- 民國65年5月16日,中華民國田徑協會第二屆理事長王惕吾、副理事長梁許春菊、洪文棟、常務理事紀政、張瑞妍、張星賢、楊基榮、翁明昌、劉紹本;理事楊傳廣、廖漢水、吳萬福、齊沛林、高何土、周鶴鳴、王永在、張煥龍、林耀東、唐恩江、王必成、陳谷豐、林秋江、陳江章、吳東進、王又曾、林寶卿、殷之浩、鮑朝雲、林伯實、孫法民、焦廷標。常務監事閻奉璋;監事、王必立、陳英郎、石敏、孫鍵政、林萬順、蔡特龍、吳振緣、歐陽元添。
- 民國66年至70年工作報告,莊敬自強訓練之執行:(1)民國66年,計有陳進龍、楊國華、沈裕盛、洪春來、水心蓓;(2)民國67年,王榮華、李素梅、賴利嬌、沈裕盛、楊國華、畢鈞輝;(3)民國68年,王榮華、李素梅、梁玉秋、劉燕秋、蔡麗嬌;(4)民國69年,王榮華、蔡麗嬌、黃文成、吳清錦、賴利嬌、黃誠、林月香、林正智、張永政、陳長明、張梅貞、李素梅;(5)民國70年,王榮華、李素梅、劉燕秋、蔡麗嬌、黃文成、吳清錦、林正智、張永政、張梅貞、黃誠。
- 設立16個基層優秀選手訓練站:國立師範大學選手13名省立台中體專選手25名輔仁大學7名文化大學6名優秀選手獲發給營養補助費有吳清錦、賴利嬌、黃誠、林月香、林正智、張永政、陳長明、官原順…等。
- 民國66年夏季美國加州田徑隊來訪邀請隨隊裁判羅伯斯和蒙哥馬利分別在北中南擔任裁判講習會;7月設計田徑比賽統一之裁判用各種表格範例印發全國各級學校、縣市政府等單位施行。
- 民國67年協助中國青年反共救國團於寒暑假期間舉辦教師田徑指導人員講習會地點在桃園龜山中央警官學校及高雄左營訓練中心參加人數約400人。
- 民國68年7月承辦全國田徑教練研習會,10月翻印最新國際田徑規則及田徑項目計分表;趁美國教練克蘭頓訪台之際在台北體專視聽教室舉辦中、長距離賽跑訓練方式講習會;與韓國舉行友誼賽並開始裁判交流於比賽時互邀裁判執法。
- 民國69年4月邀請國際田總技術委員主席羅斯先生於台灣區田徑賽於新竹縣政府大禮堂舉行裁判技術座談會參家人數約120人;8月主辦全國教練講習會;印製田徑場標準圖,
- 民國70年5月至6月承辦台灣省田徑教練研習會;邀請日本長跑名將宗猛宗茂兩位先生在台北體專舉辦教練講習會;訂定優秀田徑選手創新紀錄獎勵辦法。
- 自民國66年至70年上半年男子打破全國紀錄計11項28人次女子打破全國紀錄7項28人次。
|
|